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古斯塔斯游击队根据地 攻略)

本文导航

  • 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 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 要是把大量瑞典卡尔-古斯塔夫M3式火箭筒放到二战的反法西斯国家能扭转战局吗?
  • 有哪些战役是统军大将战死了,而战斗却大获全胜的?
  • 坦克炮能上舰吗?为什么?
  • 北欧五个国家里,哪个军事实力比较强大?
  • 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投降书的三名将军,最后都有着怎样的结局?
  • 现在的军事大国需要装备RPG吗?
  • 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给大家讲一个二战期间极为奇葩的印度女间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曾招募了一位代号为马德莱娜的美女间谍。马德莱娜真名叫做努尔·艾娜雅特·汗,是一个印度人。努尔·艾娜雅特·汗出生于印度的一个王公贵族之家,在她7岁那年随着父母移居到了法国巴黎。努尔·艾娜雅特·汗就这样在巴黎长大,她也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她大学学的是儿童心理学专业,毕业后努尔·艾娜雅特·汗成了一位儿童读物作家。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烧到了法国。但面对德军,法军节节败退,很快首都巴黎就沦陷了!在巴黎沦陷前夕,努尔·艾娜雅特·汗举家逃到了英国。在英国时,因为努尔·艾娜雅特·汗能够流利地说英语和法语,又加上她从小在法国生活,对法国十分熟悉。英国情报部门看中了她这一点,想招募努尔·艾娜雅特·汗让她担任情报人员。努尔·艾娜雅特·汗没有拒绝,于是乎她就这样从一名儿童读物作家变成了一名情报人员。英国情报部门对努尔·艾娜雅特·汗进行了培训,但面对特工课程的学习,努尔·艾娜雅特·汗显得极为迟钝而且很不耐烦,考试成绩也是排名靠后。最终英国情报部门给这个女学员下的评语是:笨拙、容易激动、害怕武器,脑筋不太好,不善于保护自己。从这句评语可以看出,努尔·艾娜雅特·汗完全不是一个当间谍的料!但由于当时英国前线人员紧缺,英国官方完全顾不得挑三拣四,最终努尔·艾娜雅特·汗于1942年被派往法国,成为一名无线电发报员。她执行的第一个任务是传递情报,而努尔·艾娜雅特·汗居然没有做任何反跟踪措施,而是直接大摇大摆地来到了约定好的接头地点,手上还拿着要交接给对方的盟军获取的德军驻防位置地图。更离谱的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还忘记了接头暗号,于是她就直接将德军驻防位置地图展开,让每个过路的路人都看一下这个地图,努尔·艾娜雅特·汗再根据对方的反应来判断他是不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要找的接头人。努尔·艾娜雅特·汗的奇怪行为很快引来了一大堆的路人围观,这些过路人恐怕打死也想不到这个举止奇怪的人是个特工,她给大家展示的是重要的秘密情报。前来接头的法国地下党看到这一幕简直惊呆了,他们灵机应变装成精神病医生,随后以带回精神病人的名义将努尔·艾娜雅特·汗带走。后来还有一次,努尔·艾娜雅特·汗跑到了巴黎的一个旅馆里用电台向英国发电报,努尔·艾娜雅特·汗发完电报后就离开了。但是粗心的她居然将密码本和记有法国地下党人员名单的工作笔记本遗留在了旅馆房间里。这两本东西要是落在敌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旅馆老板在打扫房间时发现了密码本和笔记本。好在那位旅馆老板是一位爱国的法国人,他没有将这两本东西交给德国人,而是通过上面记录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努尔·艾娜雅特·汗,归还给她。法国抗德游击队在这件事过去两个月后,努尔·艾娜雅特·汗搬到了巴黎福奇街的一幢公寓里,隔着一条街就有一个盖世太保办事处。在这段时间里,努尔·艾娜雅特·汗总是在深更半夜用发报机发电报。本来大晚上敲发报机就很吵,偏偏努尔·艾娜雅特·汗敲发报机的手法又非常重,更吵!这段时间里努尔·艾娜雅特·汗半夜发电报经常吵得邻居睡不着觉,还遭到了投诉。搞得这么高调,哪里还像是一个间谍啊?每晚都在发出奇怪的声音,按理而言她早就该被人怀疑,可偏偏就是没人理她。她在这公寓里住了几个星期,直到搬家,她硬是一点事都没有!又过了几个礼拜,努尔·艾娜雅特·汗的上司德里考特叛变投靠了德国,努尔·艾娜雅特·汗所在的情报网几乎一夜之间被摧毁,大量的盟军情报人员被捕,而“傻乎乎”的努尔·艾娜雅特·汗却依旧安然无恙。盖世太保英军解密文件援引当时侥幸逃到英国的巴黎发报员科林的话说:”我很惊讶她能够支撑那么久,当时我们的整个谍报网络都完蛋了。德国人知道了一切,我简直是靠着奇迹才逃离巴黎的。但自保能力如此之差的努尔也能脱险,我只能说是幸运女神格外垂青她。”后来英国也通知让努尔·艾娜雅特·汗撤出法国,但她认为相比个人安危,工作更为重要,于是便拒绝了!但努尔·艾娜雅特·汗万万没想到,自己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努尔·艾娜雅特·汗的同事中,有一个叫做蕾妮的女同事对努尔·艾娜雅特·汗一直存在嫉妒之心。后来有一次行动,努尔·艾娜雅特·汗参与了这次行动,而蕾妮却未被批准参加。这使得蕾妮对努尔·艾娜雅特·汗更加地痛恨,谁成想蕾妮一怒之下居然变节,直接向当地的德国盖世太保举报了努尔·艾娜雅特·汗。盖世太保很快就逮捕了努尔·艾娜雅特·汗,并在她的居处搜到了一个本子,里面记载她着每一次收发的电文。对此惟一的解释是:努尔·艾娜雅特·汗误解了上级的指示–特别行动署让她谨慎处理电文,原意是要求她及时销毁文稿,而她却理解为将电文存档。关押努尔·艾娜雅特·汗的达豪集中营从从事情报工作开始,努尔·艾娜雅特·汗做事的样子完全就不像是一个情报人员!但在最后的最后,她却是表现出了一位地下工作者该有的样子!努尔·艾娜雅特·汗被捕后,盖世太保对她严刑逼供长达十个月!但努尔·艾娜雅特·汗始终没有 出卖战友,和出卖她的法国同事蕾妮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1944年9月12日,她被人带到达豪(Dachau)集中营外的一个小树林里,被枪杀。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为了表彰努尔这位外行间谍的坚贞不屈,特追授她乔治勋章和帝国勋章。2012年努尔·艾娜雅特·汗被选上”世界十大美女间谍”之一,11月8日英国伦敦戈登广场还修建了她的雕像,英国安妮公主出席了当天的活动,并亲自为雕像揭幕。

    69式40㎜火箭筒为何时至今日还在我军服役?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当然有的!40火的优点就是便宜、量大并且好用。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研发了人们所说的40火,即69式40毫米火箭筒。这家伙是60年代初期仿制苏联的RPG-7型火箭筒,在其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度是我军普遍使用的反坦克武器。40火已经成为中国生产数量最多,装备数量最多的反坦克武器,其主要原因是性能好和成本低两个因素。它对旧式56型40mm火箭发射器进行了改进,射程达到原来的三倍; 使用光学瞄准镜,不仅可以测量目标距离,而且可以进行校正。除了出色的性能外,40火力最吸引人的部分是它的超低成本。 一枚火箭弹的购买价格仅为200元,因此可以大量装备部队使用。 在战斗状态下,发射器上装有火箭,副手携带3枚。 一个班就有8枚火箭,这个数量相当可以了。 正是因为这个成本,装备了这家伙,班排火力提升了很多。实际上这款火箭筒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停产了,但是由于那个年代中苏之间的紧张局势,和解放军部队的实际需要,加上这款武器为步兵班组的火力支援武器的定位。导致这款武器拥有巨大的库存,高达几亿发!首先来讲讲这款武器的性能,这款火箭筒主要使用的是反坦克破甲弹,但是在解放军手里用出了花样。结构也不是很复杂,主要的组成就是火箭筒和火箭弹组成,火箭筒主要由筒身、击发机、发火机、瞄准镜、提把、脚架、肩托组成。那火弹也比较特别,口径比较大。全重5.6公斤,全长不到一米。其中火箭弹重2.3公斤,初速是120米/秒,最大射程约1900米(对抗装甲车辆时有效射程300米)。不仅仅是对付装甲车辆,火箭弹的种类也包括反地堡火箭弹、高爆燃烧火箭弹、燃料空气火箭弹等。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士兵们利用40火,精确拔除越军碉堡、火力点等工事,得到了士兵的一致好评。同时40火的反坦克性能也不弱,最初的反坦克破甲弹可以击穿T-54坦克正面以及侧面,后续在80年代开发的破甲弹可以击穿T-62坦克,并且也可以对T-72坦克造成一定的威胁。按常理来说,一款武器服役了几十年,就该退役或者淘汰,新产品替代了。但是这个40火比较特殊,目前还有很多,在国际上,有曾经出口的和大量的仿制品还在使用。产量有上百万,巨大的储量和保有量以及易维护性,让它经久不衰。但是有人又问,这家伙现代打坦克已经打不穿了,只能打坦克的薄弱部位和人员杀伤,为何还在使用,就是这家伙重量轻,方便携带,现在的反坦克火箭筒重达十几公斤,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操作,但是在野外作战,没有重火力支援时候,面对对方的堡垒工事,40火是最佳的选择。作为突击队的轻型支援火力,一个班可以携带4-6具40火,现在条件下仍然对人员,轻型装甲车辆进行打击,对主战坦克也有一定的伤害,比如发动机部位和履带。再提一下40火的定位,40火的定位是步兵班组的火力支援武器,一个标准的步兵班组里至少要有两套40火发射器。如果当时与苏联真正爆发战争,为了应对苏联的装甲部队,一个班组里或许会有更多的40火。其次,除了40火以外,当年解放军并没有什么趁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唯一可靠的就是40火了。为了未雨绸缪,并且强化提升解放军步兵单位的反坦克、攻坚能力,在那个年代就开始大批量制造40火。还有一点就是造价便宜,40火生产不超过20年,却生产出了几亿发弹药,直至今日还有部分40火在解放军二线中服役。不过已经转变成了训练用具,一线部队大多装备的都是89式80毫米单兵火箭筒,更重型的是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实际上,40火还有一定的生命力,在最近几年就有过厂家公布过为40火研制的新型弹药,甚至还有40火的改装套件,意图是库存的那些40火们重获新生。不过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使用新弹药的40火依旧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例如串联战斗部,在中东就曾经发生过利用RPG7和串联战斗部的搭配,成功击毁了一台M1坦克。并且即使不用串联战斗部,40火也可以打打步兵战车,让步兵攻坚什么的,所以没有必要全部退役。

    要是把大量瑞典卡尔-古斯塔夫M3式火箭筒放到二战的反法西斯国家能扭转战局吗?

    提醒你一下、二战时期的反法西斯国家统称为:〔盟军〕、由美、苏、法、英、中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国际大联盟!不是什么“联合国家”。Rocket.PropeIIed.Grenade〔火箭筒??〕英文简写(RPG)RPG火箭筒重量轻、结构简单、发射各类型火箭弹、造价便宜、易制作、弹头威力大、携带方便是单兵装备打击装甲和坚固工事的“杀手锏”。瑞典的“卡尔.古斯塔夫M3式84mm”火箭筒经典之作,该型号火箭筒采用铝合金和工程塑料以及玻璃钢材料制作发射筒结构重量轻、配备有破甲弹头可摧毁装甲和坚固工事、碰爆式弹头开杀伤有防护的集群、采用空中爆炸弹头可有效杀伤无防护集群目标、作战运用范围广泛是与美国的M20、中国69式、英国的劳-80火箭筒齐名的火箭筒是由瑞典FFV军械公司8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不但装备瑞典军队而且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瑞典M3火箭筒口径84毫米、筒长1070mm、重量8.5kg、有效杀伤射程350米。可配置多种火箭弹头。(瑞典M3系列火箭弹头)(发射前装填火箭弹头)(单兵便携式M3系列好几天)(瑞典M3/84mm火箭筒外观)那么,把这么一款单兵火箭筒配发给二战时期的盟军士兵手里、对法西斯邪恶轴心国军队的装甲集群、工事、作战部队一定会产生巨大杀伤力、破坏力、毋庸置疑,但是、单单依靠一款先进技术的武器装备是可以在局部战场形成优势、不可能靠一款武器就能够改变整个战局。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武器装备作战性能优良、士兵作战勇敢开战初期横行于整个欧洲……在强大的盟军战略战术的成功运用和战争的巨大物质消耗下、后勤保障匮乏纳粹德国也很快败下阵。决定战争胜利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单靠一两件先进技术的常规武器能够决定的!

    有哪些战役是统军大将战死了,而战斗却大获全胜的?

    1948年10月1日上午,林、罗、刘正式下达命令,以东野的第三纵队三个师、二纵队五师以及炮兵纵队三个炮兵团和热河独立师等五万余人,在三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和政委罗舜初以及东野炮兵司令员朱瑞的指挥下,对固守义县的国民党王世高暂20师发起了总攻。炮兵纵队连续炮轰几个小时后,义县城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还未散尽之际,炮兵司令朱瑞为了观察炮火的延伸力和穿透力的具体情况,以便改进攻城火力,为下一步攻打锦州做好准备,于是放下了望远镜走向战场进行实地勘察,不幸踩中了敌人的地雷,壮烈牺牲在战场上,时年43岁,也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职务最高的将领。朱瑞将军早年毕业于苏联炮兵院校,是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精通俄语。抗战胜利结束不久后,朱瑞率领的延安炮校基本干轻装上阵挺近了东北,执行军委传达的“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的精神,担负着组建我军炮兵事业的任务。刚进入沈阳后,朱瑞与苏联统帅马林诺夫斯基进行了多次交涉,希望可以接收日本投降时留下的火炮,但都遭到了拒绝。无奈之下,朱瑞发扬我军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带领延安炮校干部发动群众,进行零星搜集各种器材和零部件,开始了东野炮兵的艰苦创业,并被军委任命为炮兵司令员,从此东北有了统一的炮兵领导机构和指挥系统,也为我军的现代化炮兵事业奠定了基础。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斗后,朱瑞已经为林总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结束时,拉出了一支现代化的炮兵部队,为往后民主联军的大兵团攻坚战火力支援提供了基础。锦州外围战打响前,东野炮兵规模和装备水平已经遥遥领先其他野战军,已经拥有了八个炮兵团和一个炮兵旅,约2400门各类火炮。而为了增强东野的攻坚战的机动性,炮兵纵队司令朱瑞还对部队进行了摩化改装,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铁道纵队,大大增强了东野攻坚战的灵活性。欲保东北必须守锦州,欲打锦州必先攻义县,义县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锦州的门户也是攻打锦州的必经之路,一面临水三年面地势开阔,国民党的守军是王世高暂20师几乎全副美式装备包括地方部队,总兵力约一万两千余人,已经构建了坚硬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凭借着强大的火力义县城可谓易守难攻,而且从锦州城里支援义县也十分方便,因此范汉杰主任和王世高师长一直对固守义县很有信心,但他们低估了东野炮兵火力的发展。1948年9月12日,锦州外围战正式打响,东野各大主力快速扫清了锦州国民党外围据点,切断了锦州范汉杰集团与外界的联系,从北戴河方向出发的吴克华四纵队和詹才芳的九纵队已经包围了义县,随后由韩先楚率领的三纵队及刘震二纵队五师,热河的独立师和朱瑞的炮兵纵队三个炮兵团,接替四、九纵队包围了义县,五万大军在旋风司令韩先楚的指挥下,于10月1日上午对义县的国民党93军暂20师发起了总攻。国民党精心构造的防御工事根本经不起东野朱瑞百十余门炮火的轮番打击,王世高一万两千余人毫无招架之力,义县城东北方向瞬间被炸开了一个几十米的巨大缺口,由于炮兵纵队的机动性得到了加强,炮兵司令朱瑞立即转移火力朝义县城西猛轰,此时义县城的王世高已经无险可守,全部龟缩进了城里。随后,韩先楚下令各部攻进城里并清理战场。但令人遗憾的是,跟随部队进入义县城的炮兵司令朱瑞在视察战场时,不幸触雷,牺牲在了大决战刚刚拉开的序幕,但东野将士化悲伤为力量,经过了短暂的激烈战斗后,全歼或者俘虏国民党守军一万两千余人,俘虏了暂时20师师长王世高等多名军官,取得了义县攻坚战的胜利,也为下一步的锦州攻坚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古斯塔斯游击队根据地 攻略)

    坦克炮能上舰吗?为什么?

    图为俄罗斯的小巡逻艇,装备的就是PT-76水陆坦克的炮塔有很多小伙伴可能都会有疑问,战舰的炮塔那么大,而坦克的炮塔那么小,坦克的炮塔能不能装到军舰上去呢?其实装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很不方便使用,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图为装备T55型炮塔的巡逻艇首先就是坦克炮主要是用来发射穿甲弹的,发射常规榴弹就有点屈才了,而且坦克炮塔厚重的装甲防护对于战舰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但是有一些第三世界的小国家依然会将落后的坦克炮塔装在小型巡逻艇上,因为坦克炮塔自身集成了观瞄系统,炮塔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不受外界影响,而且尺寸小重量轻,105毫米口径主炮的炮塔重量也就十来吨重,给巡逻艇装老旧坦克炮塔可以达到最佳效费比。图为德国的PHZ-2000炮塔上护卫舰,但是最终不了了之发达国家的战舰就不一样了,德国曾经将PHZ-2000自行榴弹炮的炮塔系统装在了护卫舰上,但是使用效果十分不理想。想法是好的,一个榴弹炮的炮塔就形成了封闭的系统,包括弹药,数据链等等,不需要打穿两到三层甲板,更不需要庞大的弹药库和自动装填系统。但是现代主力战舰的主炮作用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早期的对舰对岸支援变成了现在的防空反导。军舰的主炮普遍都是自动炮加上内膛喷水强制冷却等诸多手段射速可以保持在数十发每分钟,而76炮的爆发射速更是达到了120发每分,而PHZ-2000型榴弹炮虽然口径达到了155毫米,但是其爆发射速仅仅只有8发每分左右,还不能持续保持射速。相比自动舰炮,PHZ-2000上舰带来的仅仅是适装性的便利,但是却牺牲了太多其他性能,有点本末倒置了。所以坦克炮或者是榴弹炮之流并不适合上舰。军情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各位读者大大点波订阅关注吖~

    北欧五个国家里,哪个军事实力比较强大?

    瑞典的综合实力最强。丹麦、挪威、芬兰的实力相当,冰岛没有正规军队,它的国家防务由挪威、丹麦两国代管。北欧五国跟“东亚怪物房”不能比,但因为它们常年与苏联(俄罗斯)较劲,所以账面上的军事实力还是比较可观的。冰岛因为没有正规军,就不谈它了。剩下几个国家里面,挪威、芬兰和丹麦三国的人口都在550万左右,常规兵力也都在2~5万区间,兵力占比约0.7%。瑞典人口比以上国家都多,约1007万,兵力约7万,占比也约为0.7%。不要小看了这个兵力占比数字哦,因为军事大国中,没有超过0.5%的。(美国仅为0.4%,中国不到0.2%)。如果按照适龄军人年龄计算(18到35岁),这意味着北欧五国的年轻人中,每100个就有那么三至五个人去当兵,这已经不少了。(韩国、朝鲜这种特殊情况的国家另论)说完基本概况,再说国防开支和装备。去年北欧国家国防开支最高的是挪威,人均国防开支是北约国家当中最高的。前年则是瑞典最高,差不多有75亿美元。这相当于是每个瑞典公民都要为国防掏出7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0块钱。丹麦和芬兰的情况差不多,就赘述了。军事装备方面,丹麦、芬兰、挪威都主要靠进口,瑞典是自己造。这点很厉害。比如丹麦和挪威都是买美国外销的F–35。瑞典则是自己研发五代机Flygsystem 2020。PS:虽然大家喜欢把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归为一类国家,但它们的产业结构差别很大。挪威的支柱产业是卖资源(石油、天然气和海产品),丹麦主要是高科技农业和小规模工业。相比于它们,瑞典是真正玩工业的。它不仅有成套的工业体系,而且还有拿得出手的工业产品。所以它才有能力自己研发装备。(芬兰跟瑞典类似,但各方面都比瑞典弱一点)既然瑞典有成套的工业体系,它能独立自主的完成武装装备的制造。那北欧国家的军事也就没有对比的必要了。毕竟,瑞典的档次比它们高得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瑞典还搞过核武器。二战结束后,瑞典出于对苏联的忌惮(美国也靠不住),于是瑞典政府就决定自己研发核弹。计划从1947年开始,先研发民用,应用于核电站,然后拿核反应堆产出的钚做核弹头,准备用10年时间生产100枚。1954年7月13日,瑞典的核反应堆建成,并且成功运行。如果按既定计划,瑞典的核弹试爆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只不过,由于经费紧缺(因为还要研发核弹的投射装备,比如潜艇、飞机、导弹),瑞典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才暂停了核计划。但是,虽然说瑞典的核弹没搞出来,但这只能说是经济问题,不是技术问题。总的来说,在北欧五国中,瑞典的综合实力最强,它的工业基础也最好。虽然它只有一千万人,但是它却有自己的航空工业、核工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这些产业衍生而来的军工业。就凭这一点,瑞典的军事实力也是其它北欧国家远远不能跟它比拟的。

    代表纳粹德国签署投降书的三名将军,最后都有着怎样的结局?

    俗话说在人屋檐下得不低头,战争是赢者通吃的游戏。我们只知道二战时的德国后来宣布无条件投降,却不知道德国”投降”过程可不止一次。1945年5月,希特勒一把火自焚,一了百了,可苦了他的接盘者邓尼茨,与其说是接盘还不如说是送终。苏联军队把对希特勒的切齿仇恨撒到德国大地,每到一处烧杀抢掠,发疯似的报复。德国军队早已是强弩之末,军人失去了开战时的锐气,失去了抵抗斗志。邓尼茨一看也绝望了,心说这样的军队没法带了,这样的仗也没法打了。就是拿破仑再世,也无法翻盘,于是邓尼茨向盟军举起了白旗。1945年5月7日,在位于法国东部的盟军司令部,德国方面派出的代表向盟军签署了投降书。签字仪式结束后,邓尼茨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心说苏联人的疯狂报复总算可告一段落,剩下的工作就是善后了。可是邓尼茨不知道5月7日在盟军司令部代表苏联签字的是个马仔,苏联领导人不认可,说是假冒的。斯大林坚决要求那次不算,一定要重新再来一次。投降这么大的事,怎么能如此草率?斯大林说苏联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死了两千万人,苏联人亲自打败了德国军队,把希特勒逼到了绝路,苏联人才是二战的主角,是带头大哥,大哥不在,投降不算。美国人和英法只当是彩排一回,正戏必须要苏联来唱。斯大林这头猛虎发威,全欧洲都要颤抖。美英不得不做出让步,就在次日又进行了一次受降仪式。由于苏军前线指挥部在德国,受降仪式也在德国境内举行。苏军接受投降的代表是苏军头面人物朱可夫,也是受降仪式上官阶最大的,自然是仪式主持人。美英法那边也不是那么重视,没有派最高级军官出席。重头戏是德国代表出场,德国出场的有:德国军中的大拿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元帅。海军掌门汉斯·格奥尔格·冯·弗雷德堡。空军上将汉斯-尤根·史托普。仇人相见分外明白,德国人一到来,苏联人先给了德国人一个下马威,控制机场的苏联内勤不让德国人下来,在又热又闷的机舱里待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弄得德国人满头是汗,狼狈不堪。投降书也是苏联让你主持起草的,盟国代表的签字顺序和德国向各国军队的投降顺序都把苏联放在首位,历经苦难的苏联人终于迎来了荣耀时刻。凯特尔不愧是帝国军中大腕、人倒了架子不倒,举手投足都端着骑士架子,无不透着德国人的傲慢。挨到了凯特尔签字了,凯特尔的副官急忙跑到美军文官跟前小声说:先生,我的长官右臂受过伤,可不可以让他坐在那里签字,美国军官还没有说话,看出端倪的朱可夫立马起身,指着凯特尔怒目圆睁、大声吼道:你,过来,必须来我这边签!凯特尔拗不过,只能垂头丧气地来到朱可夫的桌前,乖乖签字。旁边的法国军官在一旁挪揄道,凯德尔先生,您忘了,1940年让法国签署投降书的情形了吧,这才刚刚五年。还是签字,滋味不同了吧。凯特尔怎么能忘记那是1940年6月22日,元首那次也在场,德国军界政界的头面人物也悉数到场,凯特尔作为一个军人能让战败者签字投降是多么荣耀啊。可现在物是人非,一切都颠倒过来了。原来凯特尔以为,德国投降了,盟军就会放过自己,可当他看到苏联元帅朱可夫眼中喷发出来的怒火,那令人恐惧的神情,他心存的一点侥幸彻底失去,他明白自己的去日不多了。果然,德国签字投降不久,凯特尔就被关押。从1945年11月开始,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审判在纽伦堡拉开序幕,科特尔作为一级战犯站在了审判席上。在正义的审判席上,凯特尔吓得面无土色,一改往日的嚣张和傲慢,他知道这场审判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在审判中,他竭力为自己辩护,但在事实面前,一切都是那么苍白无力。自己的谎言和抵赖都掩盖不了血的事实,掩盖不了他跟随希特勒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1946年10月1日,国际法庭判处凯特尔死刑。半个月后凯特尔被执行了死刑,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去见他一生追随的元首。柏林德国受降仪式上的第二位代表,汉斯·格奥尔格·冯·弗雷德堡海军上将的命运也不比凯特尔好。同样是在受降仪式结束后,弗雷德堡就被盟军关押起来。这个希特勒的信徒,一生追随希特勒的战争工具,深知自己罪孽深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命运。他怕在法庭上被法官宣读自己的罪行,也害怕受到落到苏联人手里受侮辱,因此选择在看守他的学校内自杀,也去元首那里报到了。在投降书上第三个签字的是德国空军的掌门人史托普,他因为身患重病而逃脱审判,1947年被批准保外就医。1968年在医院去世。这些签署投降书的德国战犯的下场真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现在的军事大国需要装备RPG吗?

    如果你去军队讲RPG,班长要锤你的。记住我们的军队只有“40火”!火箭弹这玩意造价低,好操作,威力大(相对于手榴弹),所以最起码班长大人喜欢。假如你被围攻了,呼叫炮火支援,呼叫空中支援,都是不如“40火”实在。等炮弹过来,飞机过来,估计你早就荣立一等功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拉岩网 » 二战中有哪些沙雕历史? (古斯塔斯游击队根据地 攻略)
    分享到: 更多 (0)